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李秋香 張日玲 報道 7月7日,學校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“智心紅帆 情暖東蘭”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奔赴廣西東蘭縣,正式開啟“賡續(xù)紅色血脈 尋訪紅色記憶 爭做時代新人”暑期三下鄉(xiāng)活動,深入踐行愛國主義教育。

▲實踐隊成員出發(fā)前合影
實踐隊抵達東蘭縣后,迅速前往紅七軍前委舊址魁星樓。在這里,學院紅色先鋒宣講團成員為隊員們講解了東蘭縣波瀾壯闊的革命,講述這片紅色土地上曾經(jīng)發(fā)生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。


▲紅色先鋒宣講團為隊員們講解
隨后,實踐隊來到韋拔群故居。隊員們在故居中仔細參觀,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,深入了解革命先輩韋拔群的英勇事跡,感受他為革命事業(yè)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。

▲實踐隊成員在韋拔群故居前合影


▲實踐隊成員在東里革命陳列室學習
最后,實踐隊前往廣西農(nóng)民講習所舊址—列寧巖,在這里,實踐隊成員們聽取題為“青春心向黨,傳承紅色基因”團課,教師黨員重溫《入黨誓詞》,共青團員們在教師黨員的引領下重溫了《入團誓詞》。在革命先輩曾經(jīng)奮斗過的地方,隊員們深刻感悟紅色精神,汲取奮進力量,進一步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、踐行愛國使命的決心。

▲實踐隊成員們聆聽“青春心向黨,傳承紅色基因”團課

▲教師黨員重溫《入黨誓詞》

▲實踐隊員共青團員重溫《入團誓詞》
此次活動,實踐隊通過參觀革命舊址、聆聽紅色主題團課等形式,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實踐,讓隊員們在實地感悟中傳承紅色基因,厚植家國情懷。隊員們紛紛表示,通過追尋紅色足跡,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紅色基因的內(nèi)涵,未來將努力將個人理想置于家鄉(xiāng)進步、國家發(fā)展的大局之中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

▲實踐隊成員合影(攝影/黎家言 李婉玲 黃婉媚)